01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平均单位算力能效和碳效显著提高。
02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到,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要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
03 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2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推动行业数据和算力协同,实现数据可信流通,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04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激发节水产业发展动力、强化节水产品装备供给、创新节水管理服务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等5方面明确了具体举措,并提出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强化节水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
05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要素保障更好支撑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出台21条措施,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新型生产要素保障作用,更好服务数字山东建设和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06 杭州印发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布局建设市级人工智能产业特色园区,鼓励区、县(市)给予租金减免、团队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依法加强企业模型备案指导、数据要素使用等服务保障。引导“3+N”杭州基金群通过国有资本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重点加大对人工智能人才创业项目的天使投资力度。
07 《辽宁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明确要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打造乡村30分钟生活圈,支持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体系等设施建设。
08 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济南市将打造数据要素枢纽型城市。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开展数据产品加工生产与交易、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数据集建设、行业模型开发等业务,2024年引育数商企业300家以上,2025年新增数商企业超过500家。
01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海王星01星成功获取首批高质量、高清晰雷达图像,成为国内首颗成功在轨成像的抛物面体制商业雷达卫星。经处理,所得影像产品纹理清晰、地理特征明显,成像产品的二维分辨率等图像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02 科大国创正式发布星云大模型2.0。此次发布的星云大模型2.0在机器人编程、运营商、电力、交通等行业领域相关应用功能进行全面升级。
03 由德州市水利局建设的数字孪生水网平台“智水德州”上线试运行,成为山东省首个上线试运行的市级数字孪生水网平台。
04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05 内蒙古首个落地实施的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暨公陆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规划布局了航空器起降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低空经济制造业集群、低空飞行检验检测中心、低空飞行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项目,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的低空经济示范基地。
06 摩尔线程与百度地图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字孪生地图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深入广泛的持续性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孪生地图解决方案的应用和规模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