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Sora将于今年正式向公众推出……
来源: | 时间:2024-03-15


01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到2026年底,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信息化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涉农数据资源实现共享互通,乡村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作用凸显,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断增强。通过开展第二批试点,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发展样板,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02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围绕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各省市县结合实际,按照《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指引(试行)》要求,列明任务清单,突出年度建设任务名称、责任部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规模、资金来源等基本要素。

0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天地图由单一地理信息服务向综合地理信息服务转型,从数据资源、服务功能、更新效率、运行支撑四方面进行升级,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

04水利部发布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指出要全力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优化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统筹国产卫星影像资源;开展年度卫星遥感数据生产并更新数据底板。

05水利部印发2024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要点,提出要系统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准备情况检查;组织开展基础数据更新复核;强化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和临近预报预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数字孪生蓄滞洪区建设,实现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前瞻性预演等。

06湖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基础平台建设,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基座,对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编码赋码,集成“一标三实”,打造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要积极探索智能化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要依托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聚焦城市风险防范、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建立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01 3月14日消息,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受访时表示,Sora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向公众推出,“可能需要几个月”。OpenAI将在Sora中支持配备音效,并允许用户编辑Sora生成的视频内容。此前Sora的测试资格只开放给了视觉艺术家、设计师和电影制作人。

02据外媒报道,印度首位AI教师爱丽丝已经在喀拉拉邦一所学校“正式上岗”。该机器人是一款基于生成式AI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会说三种语言,能与学生互动并回答问题。

03近日,黑龙江省数字孪生工程先行先试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是全国56个数字孪生工程先行先试项目之一。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北斗、物联网、遥感、视频AI和5G等多项新技术,完成了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业务应用、网络安全等建设内容。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应用,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完善了关门嘴子水库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04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移动版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资讯“随时查”、业务“手机办”、功能“掌上学”三大服务板块,满足广大进出口企业在手机端的移动办事需求,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05黄冈市“基于遥感AI的耕地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科技项目被省自然资源厅批复,成功立项。在湖北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卫星应用技术联动合作模式。该项目以全覆盖、高频次遥感监测+巡查实时自动化感知手段,结合耕地变化智能解译技术,构建一体化自然资源立体无缝动态监测体系,旨在打通“采集-处理-分析-应用”自然资源信息服务链路,实现预警发现—外业核查—问题处置的监管流程,实现耕地违法用地多级快速联动动态预警监管。